如何为冰雪 “冷资源” 持续“添热度”?

发布时间:2024-12-23来源:大竹石桥铺中学 作者:浏览量:2541

欧亚国际app(认证)百度信誉V-6344802。浏览:6344802次,点评:100次 好评(100%) 中评(0%) 差评(0%)烧烤炉通风口像蔚来Logo被判赔30万。欧亚国际会员

  每年12月初,是冰雪爱好者们最兴奋的时候。通常这时,各大雪场会公布开板(指开始接待滑雪者)时间,不少雪场炙手可热、一票难求。近年来,冰雪产业在中国飞速发展,背后也有统战成员助力。《中国新闻》报记者专访民革党员、花样滑冰世界冠军佟健以及民盟北京市委会体育发展委员会委员、北京体育大学副研究员杨静,分享他们的故事。

  冰上舞剧链动“冷资源”

  “梦想没有终点……”伴随着音乐的律动和彩色的灯光,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庞清、佟健在冰上完成高难度动作,观众席随之爆发出一阵欢呼和掌声。不过,这样的场景不是在赛场,而是在舞台上。这场冰上舞剧《We are one》是他们编排的作品之一,曾作为重点剧目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上演。

冰上舞剧《We are one》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这是庞清和佟健在退役后重回舞台的一次演出。告别赛场后,他们开办“爱滑冰”冠军公益课回馈冰迷,后来又成立了自己的滑冰俱乐部,组织日常的培训和演出,为国青队及国家队输送后备力量。

  庞清与佟健的冰上演艺构想源于2000年去海外演出的经历。那时他们既作为国家队队员参与国际赛事,也以职业运动员的身份活跃在冰上舞台。双轨并行的经历让他们意识到赛场是严苛的,年龄、身材、伤病都会成为入场的门槛,但表演的舞台是宽广的,为退役选手打开一扇门。

  后来,庞清和佟健从职业表演的参与者变成组织者,成立了滑冰俱乐部,在这里,退役运动员以教练身份重回冰场,这也是佟健想看到的,“我们希望专业运动员在退役后能以执教者、运营者等不同身份继续留在这个行业中。”

  如今,年轻运动员的未来选择越来越多: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职业体育等。2016年庞清佟健团队成立“Magic On Ice”冰上演出品牌,队内参与日常训练的队员择优出演。起初是与学校合作推出校园冰上剧,此后逐渐实现驻场演出及全国巡演,并在2023年联合俄罗斯花滑运动员一起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办大型演出,走出了国际化的一步。

  “冰上演出是体育职业化的抓手,我们不断地打磨(冰上舞剧)是希望能够让年轻人们关注这个项目,并且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来。”佟健解释道。

  传播体育文化焕发“热”动力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不仅让冰上舞剧有机会在奥林匹克文化节上一展风采,也让冰雪运动逐渐从竞技赛场走进民众生活。“2023-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里提到,全国滑雪场总量达到了900多家,总滑雪人数也超过2000万。”民盟北京市委会体育发展委员会委员、北京体育大学副研究员杨静说道。

  不过,作为冬奥会雪橇、冰壶项目的国际裁判,杨静指出,受条件限制,目前国内用于进行雪橇、冰壶训练及比赛的冰场并不多。

  训练场地有限也是不少学校开展冰雪运动教学共同面临的问题。其中有些学校“灵活改造”冰雪运动的做法让杨静眼前一亮,“有些学校没有冰场,就购买一些轮滑、冰壶的器材,在经过特殊处理的赛道上进行‘旱地冰壶’‘旱地滑雪’比赛,大致规则不变,这样学生们练好后上雪场就上手特别快。”杨静说道。有些学校也会与俱乐部合作,开展冰雪运动的训练及比赛。

  “如此一来学校、社会跟企业形成了多元化结合的模式,孩子们在实际的体验中,能不断地学习到冰雪运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了传播冰雪体育文化的效果。”杨静解释道。

  作为民盟北京市委会体育发展委员会的一员,杨静曾多次走进校园调研冰雪文化的推广情况。她观察到在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系里,学校是关键的一环。“现在学校会请奥运冠军走进校园给孩子们科普冰雪运动的魅力、如何避免运动损伤等科学知识,”杨静继续道,“近期出台的政策也将冰雪运动纳入运动员等级评定中,这也有利于考学择校,学生和家长支持的动力就比较强了。”(完)(《中国新闻》报 作者 宋珂欣 报道)

【编辑:邵婉云】

责任编辑:归档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