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法发布继承纠纷典型案例 涉及继承权丧失等制度
2024-12-20 03:10

欧亚国际app— --溦 亻言—6493007—】—请认指定客服,打开微信搜索添加即可。28日,浙江海宁市人民医院发布讣告称,该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刘磊因车祸离世。医院一工作人员表示,肇事车主开车看手机。欧亚国际上分

  中新网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张素)继12月3日发布第一批继承纠纷典型案例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12日发布第二批继承纠纷典型案例,涉及继承权丧失、遗赠扶养协议等制度。

  关于“高某乙诉高小某法定继承纠纷案”的案情显示,高某甲与高小某系父子关系,高小某为独生子女。1992年,时年20岁的高小某在与父母争执后离家出走,从此对父母不闻不问。母亲患病时其未照顾,去世时未奔丧,高某甲身患重病期间也未出现。

  高某甲去世后,对高某甲夫妻照顾较多的高某乙联系高小某处理骨灰落葬事宜,高小某不予理睬,却以唯一法定继承人的身份领取了高某甲名下部分银行存单。高某乙起诉至法院,认为高小某应丧失继承权。

  审理法院认为,高小某对高某甲已经构成遗弃,判决高某甲的遗产归高某乙继承所有。高小某在高某甲去世后自高某甲账户内所取款项归高某乙继承所有,高小某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

  最高法对此指出,继承制度体现权利义务的统一,对被继承人有无尽到扶养义务,是判断遗产分配多少的重要标准。高小某对父母不闻不问,完全没有履行赡养义务。法院依法认定其行为构成遗弃,并判决其丧失继承权,彰显了法律对社会价值的正面引导,有利于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

  此次发布的案例中,还有当事人在遗嘱中没有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法定继承人保留必要份额。法院根据必留份制度的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实现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和尊重遗嘱自由之间的有效平衡。

  此外,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最高法在发布案例时明确,如果扶养人如约履行协议约定的生养死葬的义务,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对扶养人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完)

【编辑:付子豪】

| 微矩阵
扬子晚报网:安阳新闻网余姚新闻网湛江新闻内蒙古新闻朔州新闻网体育新闻搜狐客家新闻网佛山新闻网最近新闻四川新闻联播 杭州新闻网澎湃新闻网中国评论新闻徐闻新闻摘抄一小段新闻河工新闻网手机看新闻的软件哈尔滨新闻榆林新闻网军事新闻 金华新闻网新闻总署台湾新闻最新消息今天慈溪新闻网搜狐新闻客户端 浙江新闻网河北新闻国际军事新闻中国质量新闻网香港新闻  余姚新闻网中国新闻浙江新闻云南新闻邯郸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山东新闻内江新闻网荆州新闻多维新闻  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中央新闻联播永州新闻网新闻发布会国家新闻总署  武汉新闻杭州新闻深圳新闻网上游新闻今天刚刚发生的新闻  凤凰新闻娱乐新闻芜湖新闻cctv13新闻频道在线直播观看宁夏新闻网  汽车新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多维新闻每日新闻黄冈新闻网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