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国际下载(认证)百度信誉V-6493007。浏览:6493007次,点评:100次 好评(100%) 中评(0%) 差评(0%) 海南一五星级酒店过冬套餐160元一晚。欧亚国际官网
今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一系列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注重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推动形成更加科学的宏观调控、更加有效的政府治理。随着政策效能持续释放,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这一过程中,如何用好宏观调控工具,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特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今年以来,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组合使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积极防范化解风险。
“2024年我国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促进经济持续稳中向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财政保障。”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表示。
适度加大财政支出,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1465亿元,同比增长2.7%,基本民生、乡村振兴、区域重大战略、教育、科技等方面支出均有所提高,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保持了较快进度,基层“三保”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568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6568亿元、专项债券39121亿元。李旭红认为,通过安排赤字、发行地方政府债务等方式增加财政资金,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对稳定市场预期、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具有积极意义,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当前,财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不断强化,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上的划分改革正逐步深入,进一步明确了收入分配机制。同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也在持续优化中,促进了中央与地方之间更加清晰的责任界定、合理的财力调配以及区域间的均衡发展。“此过程中,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改进提升了预算执行效率,加快了预算执行进度,并且增加了预算透明度,绩效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这些措施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李旭红说。
优化调整税费政策,提高精准性和针对性。今年以来,我国延续、优化、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政策精准性和针对性,有效为企业纾困,稳住经济基本盘。李旭红认为,当前发展仍面临错综复杂的形势,国内经济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将结构性减税降费聚焦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持续优化挖掘税收政策效能。
推出一揽子、综合性、靶向准的隐性债务化解政策,一是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债务限额,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二是2024年至2028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三是明确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2万亿元棚户区改造存量隐性债务,可按原合同约定履行偿还责任。三项政策合计12万亿元,大大减轻了地方化债压力,缓释地方当期化债压力、减少利息支出,而且增强了地方发展动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事关发展和安全、事关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李旭红说。
“从总体上看,在我国政治保障更加有力、体制优势更加彰显、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市场潜力加速释放、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等有利条件支持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明显,有力保障了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促进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李旭红说。
“展望2025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李旭红认为,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李旭红分析,在收入方面,税收制度将进一步完善,通过简化税制、降低企业税负以及加强征管,提高税收效率和公平性。在支出方面,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也将得到更深层次的调整,通过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性和责任感。
“预算管理改革将继续深入,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和预算公开,增强财政透明度,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前瞻性和灵活性,以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李旭红说。 (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实施力度,向市场释放充足流动性,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引导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稳定了市场信心和预期。
“9月下旬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以较大力度实施降准、降息,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市场反应积极正面。”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在总量方面,今年以来,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综合运用,包括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及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在结构方面,董希淼表示,央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1000亿元,引导金融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10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33万亿元。
在价格方面,我国多次降低政策利率,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债券市场融资利率下行。LPR下降了3次,其中1年期LPR从3.45%降至3.10%,下降3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从4.20%降至3.60%,下降60个基点,降幅均为历年最大。10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左右;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15%左右,均处于历史低位。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一步畅通。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支持优化金融业增加值季度核算方法,治理资金空转;整治“手工补息”,引导存款利率下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汇率方面,强化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在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有力度的降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董希淼认为,当前,我国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与此同时,欧美发达经济体步入降息周期,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我国货币政策加大调整的空间更大。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变为“适度宽松”,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在转向,将有助于加强预期管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展望2025年,董希淼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在三方面持续发力,更具前瞻性、有效性、针对性。一是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助力宏观经济熨平周期波动和外在冲击,彰显前瞻性;二是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更加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成本,增强有效性;三是运用好存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创设新的工具,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体现针对性。此外,董希淼认为,货币政策方面,应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强化金融对促消费、扩内需的支持服务,还应采取更多政策措施,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当前之需,也是长远之计,直接关系经济平稳运行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坚持系统观念,既要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认为,在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践中,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他事关产业提质增效、要素高效配置的各类机制才能顺畅运转。这其中,进一步提升宏观调控前瞻性、科学性、有效性至关重要。
做好宏观调控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起到关键推动作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为现代化产业体系顺利推进提供重要支撑。”魏琪嘉表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就是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产业门类以及这些门类之间相互配合,本质上就是要素组合配置优化推动生产力进步的过程。从宏观调控的内涵看,实施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法律和行政3个方面,这些都是推动产业层面要素资源配置的关键力量。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涉及资金要素供给,引导资金向实体经济汇聚,两类政策都在持续发力;法律为规范各类经营主体的经济关系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产业层面预期的稳定离不开法治保障;行政手段在克服“市场失灵”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从目标以及政策的传导路径看,都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壮大指明了路径。
具体而言,宏观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类产业才能有稳定预期,产业内以投资、消费良性循环为基础形成的供需关系才能保持均衡。物价保持稳定,价格信号才能灵敏有效,有利于各类资源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产业门类之间科学有效配置。实现充分就业这一目标,关键靠产业吸纳就业。反过来,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完善政策传导机制推动就业,受益的“最先一公里”就是产业领域。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有助于引导产业门类主动优化内外贸生产资源的分配,引导产业内各经营主体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销售渠道自动、主动做好生产资源配置。
“从宏观调控内涵和外延演进以及思路、理念创新的方向看,健全宏观经济治理将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提供重要的牵引。”魏琪嘉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就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作出部署。
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具体到产业层面,各类产业规划能否做到有机衔接,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发展实际阶段,把国家规划和行业发展特点有机结合,直接影响产业体系的整体效能。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产业发展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财政预算制度的健全、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进一步理顺以及税制结构的持续优化,这些政策顺着一定的传导路径作用于产业层面,对产业领域资金来源、要素流动等影响都是巨大的。可以说,推动产业领域改革,离不开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健全。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一个重要导向就是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依托和组成部分,通过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金融资源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渠道将更加畅通。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有助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特别是产业链在区域内实现集约式发展,进一步促进要素效率的提升。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从一件又一件“小事”做起,聚焦激发要素活力、促进要素更高效配置,推动产业发展“焕新”。实现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的贯通,实现宏观调控与产业政策有效衔接,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挥好宏观调控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关键是畅通政策传导渠道和路径、促进政策协同一致。提升政策传导效率,产业才能形成从积极预期、稳健增长再到转型升级的稳定、良性循环。“要注重强化政策协同,进一步健全完善精准评估方式方法,形成长效机制,加力巩固政策效果。在此基础上,保持与产业经营主体密切沟通,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加快向实体经济领域流动。”魏琪嘉说。 (经济日报记者 李芃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多措并举拓宽就业路
2024年,我国就业市场在保持稳定向好态势的同时依然存在较大压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这些有利条件将成为稳就业的重要保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
前三季度,各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0%至5.3%之间,总体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也低于5.5%左右的年度控制目标。基于数据,张成刚分析:“今年,重点就业群体在实现就业过程中面临不同困难。一是青年失业率连续数月维持在17%以上;二是农民工的就业领域多集中于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受房地产下行影响,岗位需求大幅度减少,就业难度有所加大;三是低收入家庭和失业人员面临较大就业压力。”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广大劳动者就业质升量增。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要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标志着我国就业政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今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其中包括: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帮扶;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稳定和扩大就业。”张成刚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04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87.4%。落实稳岗返还和专项贷款政策,重启失业保险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向17万户企业发放9亿元,惠及62万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04亿元,惠及职工5605万人。帮助10万余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186万余人次,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发布岗位需求1720万人次。
张成刚表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带动了灵活就业进一步发展,有效缓解了就业市场压力。当前,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对新就业形态的认知不断提升。大批劳动者通过网约车、外卖配送、城市配送、直播电商等新就业形态实现就业。
今年以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进一步改善。人社部等部门出台“三指引一指南”,为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指引》,指导平台企业充分听取工会和劳动者代表意见建议。如今,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制度试点已开展两年,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累计参保900余万人,未来有望进一步扩面。
张成刚表示,当前,新就业形态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劳动市场注入了稳定力量。全社会应该更加重视新就业形态的就业创造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和规范发展,使其成为稳定就业的重要抓手。 (经济日报记者 敖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