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大事】粮食节约要紧盯不放
2024-11-29 00:40

欧亚国际电话『+ゞ威』——6493007——」近日,有专家表示,“碎片化睡眠”会造成机体代谢紊乱,其危害程度等同于熬夜。欧亚国际上分

  节约粮食和反食品浪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粮食节约行动的基础上,我国再次实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向一个明确的目标迈进,最终会产生持续有力的效果。

  古人云: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强调加快形成切实管用的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加力解决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问题。在实施粮食节约行动基础上,我国再次实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向一个明确的目标迈进,最终会产生持续有力的效果。

  节约粮食和反食品浪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今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望首次突破1.4万亿斤,创历史新高,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逐步建立,老百姓餐桌上的食物更加丰富多样,为保障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营养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在粮食产量不断攀升的同时,粮食和食物浪费问题依然比较严重。粮食产量增加离不开大量消耗耕地和水资源、化肥、农药等。在粮食增产受到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背景下,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等同于绿色增产、耕种“无形良田”,可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还能保护生态、减排降碳,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粮食节约。党的十八大以来,把节粮减损上升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制度安排。2021年实施粮食节约行动以来,粮食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节约减损成效明显。例如,小麦机收减损控制在2%以内;近10年来农户储粮损失率下降5个百分点左右;国有粮库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在大米加工中应用柔性碾米设备,可将出米率提高5个至8个百分点。在餐饮业和机关食堂、学校食堂和企业食堂等场所,“光盘行动”基本成为习惯,剩菜剩饭打包现象比较普遍。但也要看到,粮食“跑冒滴漏”仍比较严重,食品浪费惊人。杜绝粮食和食品浪费,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推进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将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粮食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粗放是导致粮食损失损耗严重的重要原因。应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机械装备,强化标准引领,实行粮食全产业链精细化管理,减少粮食损失浪费。面对粮食经营中存在的市场配置效率低、粮食损耗严重等问题,应创新经营模式,推广订单农业,发展电商,有效促进粮食产销对接。

  实施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气。当下,部分消费者受教育水平低、消费主义思潮、政策引导不足等各种因素影响,认识不到浪费粮食的危害性,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意识不强。应从家庭和个人抓起,从学生抓起,减少家庭和个人食品浪费,培养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习惯,提倡家庭爱粮节粮,弘扬勤俭节约良好家风。

  实施餐饮行业反浪费行动和食堂反浪费行动,有效遏制餐饮浪费。餐饮行业、机关单位食堂、学校食堂和企业食堂是食品浪费的主要场所,也是反食品浪费的主战场。餐饮行业应强化行业自律,引导消费者按需点餐,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大对餐饮行业食品浪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机关食堂、学校食堂和企业食堂应按需供餐,通过采取小份菜、半份菜、套餐、自助餐等方式,减少餐饮浪费。

  粮食和食品浪费一直存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始终在路上。打持久战,不应忽略运动战。应灵活运用运动战和持久战相结合的策略,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教育、执法检查等手段,迅速掀起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运动,提高全社会关注度,更要在行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通过持续努力和全民参与,让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作者:刘慧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梁异】

| 微矩阵
扬子晚报网:俄罗斯新闻新闻联播文字版社会新闻宜昌新闻天津新闻南宁新闻足球新闻平顶山新闻银川新闻网中天新闻 嵊州新闻网新闻总署中国共产党员新闻网济南新闻东北新闻网铁路新闻黑龙江新闻联播中央新闻联播直播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今日热点新闻事件 搜狐新闻客户端国务院新闻办张家口新闻网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桐乡新闻网 德州新闻网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新闻平阳新闻网新闻监测  运城新闻网新闻资讯体育新闻新浪网央视新闻频道直播俄罗斯新闻网  燕郊新闻内蒙古新闻联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许昌新闻新闻结构  cctv13新闻频道在线直播观看晚间新闻国际新闻最新消息新闻频道13在线直播新闻大求真  桐乡新闻网安康新闻网新闻30分新闻联播直播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总署许昌新闻十堰新闻新闻通稿今日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时政新闻河北新闻联播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稿怎么写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