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部分1分起投 理财产品申购门槛调整

  

腾龙公司在线开户方式【加微信,你我乐在沟通!】你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tlkf3333✅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巴西各界友好人士,鼓励他们继续为中巴友好事业贡献力量。腾龙公司现场开户

  多家理财公司相继对旗下理财产品申购金额及上限进行调整。建信理财宣布拟于11月13日将旗下8只理财产品的起购和递增金额降至0.01元起购,以0.01元的整数倍递增。除建信理财之外,中银理财、平安理财、上银理财等此前也对旗下理财产品申购金额及上限进行了调整。在分析人士看来,理财公司会根据产品风险的不同设定差异化的“门槛”标准,预计后续公募类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会进一步下降,但风险水平相对较高的公募类理财产品则会适度提升购买“门槛”。

  回归初始申购金额1分起购

  11月11日,建信理财发布公告称,拟于11月13日调整部分理财产品的起购和递增金额。

  其中,“建信理财惠众(日申月赎)固收类产品(中旬)第1期”“建信理财惠众(日申月赎)固收类产品(中旬)第2期”“建信理财惠众(日申月赎)固收类产品(下旬)第1期”“建信理财嘉鑫固收类最低持有7天产品第4期”“建信理财嘉鑫固收类最低持有14天产品第7期”“建信理财嘉鑫固收类最低持有30天产品第6期”“建信理财嘉鑫固收类最低持有60天产品第4期”,7只理财产品的起购和递增金额由1元起购、以1元的整数倍递增,下调至0.01元起购、以0.01元的整数倍递增。“建信理财龙鑫固收类最低持有1年产品第2期”则由1元起购、以0.01元的整数倍递增,调整为0.01元起购、以0.01元的整数倍递增。

  11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查询上述理财产品说明书发现,8只理财产品均于2024年成立,产品的初始购买金额均为0.01元起购、以0.01元的整数倍递增,为风险极低、较低风险理财产品,成立以来产品净值保持稳定上升,均在1以上。此次调整,意味着上述理财产品回归至初始起购和递增金额,1分起购。

  随着理财产品运行日渐成熟,投资“门槛”整体呈现降低态势。2018年9月,《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即“理财新规”)落地后,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5万元降至1万元。2019年6月后,随着理财公司相继成立,理财产品投资“门槛”进一步降低,1元参与投资理财愈发常见。而为提高理财产品的销售规模,部分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进一步将申购金额降低至1分起购。

  “理财公司调整理财产品申购金额背后的考量因素可能包括公司市场定位、风险承受能力、产品特性以及监管政策等”,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表示,下调理财产品申购金额和起点金额可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小额投资者,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销售量和市场份额。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更低的起购金额和递增金额降低了投资门槛,使得更多的小额投资者有机会参与理财市场,增加了投资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平衡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

  在降低申购“门槛”的同时,也有部分理财产品选择上调申购金额或下调最大购买金额。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中银理财、平安理财此前对旗下理财产品进行起点金额调整,其中,平安理财自10月14日起将“天天成长3号35期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P份额”认购起点金额、申购起点金额由0.01元升至1元;中银理财则自8月1日起将“(薪享)中银理财—乐享天天”“(薪享)中银理财—欣享天添”“中银理财—(1个月)最短持有期固收增强理财产品”,3只理财产品的申购起点金额则由1元升至100元。

  北京商报记者查询上述理财产品说明书发现,平安理财“天天成长3号35期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P份额”并未明确申购起点、递增金额,而中银理财这3只理财产品的初次申购起点金额为100元,产品成立以来净值一直处于波动上行状态。

  盘和林认为,部分理财公司上调理财产品申购金额可能是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或是由于市场利率环境变化导致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发生变化,需要通过调整申购“门槛”来管理风险。对于理财公司而言,提高申购金额能够方便机构管理,可以让理财产品的目标定位更加精准,比如高净值人群。

  除产品起购金额调整之外,部分理财公司下调了理财产品单户累计最大购买金额。例如,上银理财此前将“‘易享利’系列开放式(28天持有期)理财产品WPEK23D2801期”的单户累计最多购买金额由1.2亿元降至4000万元。

  谈及后续理财产品申购金额及上限设定的趋势,中国保险资管协会特邀研究员卜振兴指出,理财公司会根据产品风险的不同,设定差异化的“门槛”标准。后续公募类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会进一步下降,但风险水平相对较高的公募类理财产品则会适度提升购买“门槛”。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颜

【编辑:刘阳禾】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