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三大球” 青少年赛事强基固本
2024-11-29 06:56

欧亚国际qq— --溦 亻言—6344802—】—请认指定客服,打开微信搜索添加即可。近日,董浩叔叔发布视频,寻找当年写过信的小朋友,其中一封信来自湖南郴州实验小学,如今写信的同学已成为郴州苏仙中学的副校长。欧亚国际在线客服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国璇 邢翀)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28日在湖南闭幕,六个项目的金牌已全部产生。“跃动青春,逐梦大球”,正如赛事主题口号所言,这一首次针对青少年三大球项目设立的全国性赛事,通过高水平的青春竞技,为振兴“三大球”强基固本。

  在今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境外参加奥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然而三大球项目的整体表现难尽人意:中国男女足、男篮和男排未能参赛,女篮止步小组赛,女排则被挡在四强之外。三年前的东京奥运会,男子三大球同样无缘奥运,女足和女排小组赛即遭淘汰。

  “三大球”项目参与人口多、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是衡量一国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举办高质量的青少年赛事是发现和培养后备人才以及增强“三大球”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厚植人才沃土以强基固本,本次赛事应运而生。

  此次运动会的一大亮点在于机制方面,赛事成绩将计入2025年全运会总成绩,以后每届比赛的成绩也将计入相应周期的全运会总成绩,这客观上调动了各地体育部门的积极性,有助于带动各地重视三大球青训工作,在组建队伍、开展训练、人员选拔和投入保障等各方面不断加大力度。最终,本届赛事得到各地高度重视和支持,来自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6支队伍1500余名青少年运动员齐聚湖南。

  本次赛事也为展示中国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情况提供了广阔平台。山东队以1:0击败上海队,获得男足冠军。这两支队伍中李源捷、王昊斌、蒯纪闻等球员表现亮眼,作为“希望之星”的他们也有望在明年全运会的男足U20、U18赛事中崭露锋芒。

  男篮方面,广东队以87:75战胜山东队夺冠。主教练王怀玉曾任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广东队助教多年,将成年队的打法和风格带到青少年队伍。王怀玉直言,有了各地的重视,赛事能够提供非常好的选材平台。

  以学校球队为班底组建的队伍展现了除青训之外的另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东道主湖南队参加了全部六个小项的比赛,其中五支队伍是学校队伍,以雅礼中学女篮为班底组建的湖南队挺入决赛。此前,作为2021年全运会女篮比赛唯一的“学生军”,湖南队夺得当届全运会女篮U19项目银牌。

  湖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熊倪表示,湖南“三大球”没有顶级职业俱乐部,走的是立足自身实际、体教融合兼专业发展的探索之路,雅礼女篮的主教练彭丽君就是从长沙体育局下沉到学校执教的。“湖南坚持‘让打球好的孩子读好书,让读书好的孩子打好球’,教育和体育部门之间不断磨合、融合。”

  在业内人士看来,青训队和学校队各有所长。青训队在训练条件和师资等方面更有保障;学校队的升学优势则对优秀后备人才有吸引力。

  深耕校园女排多年的内蒙古队助理教练郝振生同样对青少年的学训矛盾深有感触。他说,体教融合是体育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为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为了让每个学生的利益最大化,郝振生积极与当地小学和内蒙古大学合作,尝试构建从小学到高校的“一条龙”体教融合体系。

  赛事的“辐射效应”不止于此,本届赛事大部分比赛的举办地放在学校的体育馆和体育场,看台坐席几乎坐满了学生。青少年三大球赛事深入到青少年周围,对培育校园体育文化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三大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属于系统性工程,涉及诸多综合性因素,而举办赛事无疑最具带动性。”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司长李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届赛事达到了促进各队交流、完善赛事体系和发现后备人才等目的。谈及未来发展的目标,李辉说:“从大的角度讲,我们探索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校园抓普及,专业的青训机构抓提高,形成抓三大球青训的合力。”(完)

【编辑:王超】

| 微矩阵
扬子晚报网:今日新闻金华新闻网石家庄新闻网连云港新闻新闻评论宁远新闻网社会新闻通城新闻新闻图片内蒙古新闻联播 看看新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四川新闻联播新闻联播直播大连新闻搞笑新闻文水新闻惠州新闻金华新闻六安新闻网 最近的新闻福州新闻网黑龙江新闻网新闻稿怎么写越牛新闻 安徽新闻辽阳新闻网房地产新闻广东新闻宜宾新闻网  cctv13新闻直播芜湖新闻nba新闻佛山新闻网重庆新闻  宿松新闻网新浪新闻中心首页新闻报道娱乐新闻头条太原新闻  合肥新闻防城港新闻网每日新闻体育新闻搜狐甘肃新闻  中央新闻中国评论新闻山西新闻联播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凤凰新闻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荆门新闻网热点新闻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俄罗斯新闻网  邯郸新闻网英语新闻网站腾讯体育新闻新闻联播文字版池州新闻网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