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国内频道 > 专栏 > 习近平报道专集 > 学习评论

定调202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大看点

  

欧亚国际会员登录网址(认证)百度信誉V-6344802。浏览:6344802次,点评:100次 好评(100%) 中评(0%) 差评(0%)烧烤炉通风口像蔚来Logo被判赔30万。欧亚国际app登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24年经济工作,系统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其中,有很多新提法、新举措,关系明年经济大局。

  01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列为明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

  会议要求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这吹响了全方位扩内需的号角。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对三里河表示,全方位表明扩内需力度会更大,既扩展深度和广度,又丰富和完善政策工具。

  按照会议部署,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等等。三里河注意到,会议还宣布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消息。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副所长盛磊对三里河表示,扩大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有效益的投资与有潜能的消费相互促进,将打开广阔增长空间。一方面,要推动有收入支撑的消费,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另一方面,要保持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加强有合理回报的投资,形成产业、就业、收入、消费的闭环,实现投资与消费“1+1>2”的良好互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02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基调由此前的积极变为了更加积极。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三里河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当前可以发挥多重作用,以必要的支出力度扩大总需求,以内需提振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

  明年财政政策将打出组合拳,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等等。

  赤字率提高振奋人心,这将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罗志恒认为,这有利于扩大支出力度,强化财政的逆周期调节能力,更好地防风险、惠民生、稳增长。赤字率公众关注度非常高,更能传递政策意图,具有较强的政策信号意义,释放中央稳经济的坚定决心,有利于稳定预期。

  03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会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三里河注意到,货币政策自2011年来首次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三里河表示,这进一步传递出积极明确的信号,有力提振各方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当前的低物价为货币政策宽松提供了政策环境。会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董希淼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供应量将合理充裕,利率水平将处于低位,信贷环境将全面优化,金融将进一步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服务,更好体现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继续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04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三里河表示,内卷式竞争扭曲了市场机制,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抑制了企业的创新动力,阻碍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可能导致资源错配和浪费,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因此,整治内卷式竞争是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朱克力建议,通过加强行业自律、完善法律法规、优化市场环境、支持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等关键措施的综合实施,有望进一步遏制内卷式竞争的发展势头,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杨畅对三里河表示,上述表态指向性明确,特别是部分产能利用率偏低的行业,存在供给侧调整的空间。

  05

  稳住楼市股市

  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自9月底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以来,楼市、股市显现回暖的积极迹象。

  罗志恒认为,楼市与股市,前者关系到居民存量财富,后者则是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键,稳定了楼市与股市,就稳住了居民资产负债表,也有望稳住消费和内需。

  总体来看,吴萨表示,会议传递了鲜明信号,政策不仅要持续,还要更加积极有为,给大家吃了定心丸,夯实了发展信心,对明年经济会起到相当大的支撑作用。

  (“三里河”工作室)

【编辑:田博群】

编辑:赛音毕力格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