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一株人参里的大商机(经济聚焦)
腾龙国际娱乐城--【--腾龙-】---是一款风靡全球的多人在线竞技游戏,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玩家。11月16日,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赵丽颖凭借《第二十条》提名最佳女配角。最终遗憾陪跑,引发网友热议。腾龙国际客服
依托长白山地区人参原产地优势,吉林抚松县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转变种植方式、规范市场交易、加强精深加工等措施,当地人参产业实现了从原料销售到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的转型升级,成为群众致富和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走进吉林省抚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土地上是一大片黄色参棚。“这阵正好是人参收获季。”大棚一旁,吉林参王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怀友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人参种植面积论“丈”,1亩地约合60平方丈,在这里每平方丈的收入能有1800元左右。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吉林长白山地区是中国人参的原产地及核心产区。作为吉林人参主要产销区,白山市抚松县近年来把人参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富民产业,积极推动人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怎么种——
从采伐迹地种参到农田种参
“今年人参亩产能有1500斤以上。”细雨拂面,肩头微湿,抚松县万良镇大方村党支部书记王增柱眼见着一株参须浓密、参体丰满的人参从地里挖出,笑容满面。
抚松县拥有约1600年野山参采挖和460多年人参栽培的历史,“靠参吃参”是当地人重要的生活来源。然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依靠森林采伐迹地种参的传统方式被明令禁止,大方村等以参谋生的村落一度陷入发展困境。“林地得保护,不能种参。之后的参咋种,村里人都没个头绪。”王增柱说,村里还考虑过改种玉米,但大方村人多地少,人均不到3亩地,加之海拔高、气温低,一亩玉米地产量顶多一千来斤,“刨除成本后,一亩地的收入也就五六百元,难以维持生计。”
正当一筹莫展之际,抚松县人参研究所(现抚松人参质量检测中心)带来了转机。“我们脚下就是全县第一块人参种植试验田。”王增柱说,2011年,在抚松县人参研究所的指导下,大方村开辟出了10亩试验田。他和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试种人参,与研究所一起在田间地头摸索实验、改进技术,探索出一整套成熟的田地人参种植模式。
“流转一平方丈土地的租金和管理成本加起来约600元,而纯利润能达到1200元。”王增柱笑着说,现在大方村300多户村民中,有200多户从事人参种植,种植总面积也从最初的10亩发展到如今的200亩,每户参农平均每年能挣10万元左右。
“从采伐迹地种参到农田种参是传统种植方式的转变,更是绿色发展的体现。”抚松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怀辉说,人参产业要想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能种”,更要“种好”。近年来,抚松努力从良种、标准化种植技术等种植源头上解决好人参产量、参农收益、生态环保等问题,进一步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和标志性产品,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徐怀友经营的吉林参王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在奔着好种子使劲。“人参要想质量好,好种子、好种法,哪个都少不了。”徐怀友介绍,公司成立至今20多年,围绕种子这一“芯片”不断钻研,共完成人参种质资源采集4000余份,合作选育的“福星一号”“福星二号”等系列人参良种已有6个通过审定。
如何卖——
规范交易带动供需两旺
琳琅满目的人参产品,熙攘涌动的客流,往来穿梭的运货工人……抚松县万良国家级长白山人参市场内,热闹的景象从每天早上开市持续到次日凌晨。
“平均一天的收入能有几千元!”市场内一处摊位前,摊主历见霞刚送走一拨客户。“早年间卖参的市场连个棚子也没有,风吹日晒雨淋都得受着,人参的品相也会受影响。”历见霞说,几年前万良人参市场建好后,许多商户迫不及待地搬了进来。日益增多的客流让历见霞感触颇深:“鼓起来的不仅有钱包,还有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万良人参市场是国家级专业人参交易市场,在全球规模领先,据介绍,全国80%的人参在此交易。2023年,万良人参市场鲜参总交易额27.4亿元,干货交易42亿元。作为供给端与需求端的重要结合点,人参交易市场对推动供需良性互动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一段时期内,吉林省人参交易市场中存在着人参产品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以次充好乃至制假售假等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不敢买、好人参卖不动,结果就是人参卖成了“萝卜价”。
历见霞回忆,此前,少数不良商家会通过拼接人参、虚报人参年龄等方式非法牟利,既坑害了消费者,也让诚信经营者苦不堪言,客观上阻碍了人参产业的长远发展。而如今,优质人参卖出优价已成为常态。
“现在‘显规则’替代了‘潜规则’。”万良人参市场负责人张国红说,近年来,抚松县围绕万良人参市场、网络交易、特产店和人参检验鉴定等集中整治,持续规范人参市场经营行为,对假冒伪劣、虚假鉴定等行为严厉打击,启动“人参优品店”创建工作,让好产品的价值在有序市场中得以体现。
规范标准、支撑服务,也推动着人参品牌越擦越亮——吉林启动“一参一码”追溯平台,由4家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成立吉林人参产品检验检测联盟,为人参“验明正身”提供技术保障;长春中医药大学牵头,会同长春光机所等8家单位联合攻关,推出野山参智能分级辅助鉴定系统,推动人参评定规范化、标准化。
往哪去——
精深加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种参、卖参,终究是围绕着地里长出的原始产品做文章。想要做大做强人参产业,唯有在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向“深”加工,才能打造出产业发展新优势。
在白山市久年根参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台前,不少游客、批发商正在驻足挑选产品。“人参想要卖出好价钱,就不能只围着原材料转圈。”企业负责人胡明娟坦言。
作为土生土长的抚松人,胡明娟祖上几代人也曾依靠采参谋生。而到了胡明娟这一代,为了把人参茎叶等看似无用的原材料利用起来,家中开始置办起提取设备,从人参茎叶中提取出人参皂苷、人参多糖等成分,用于下游企业生产人参保健品。随后,企业逐步延伸产业链条,自建工厂,生产人参香皂、人参洗发水等终端产品,企业一步步做大,2023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300万元。
“2023年,全县人参全产业链交易额近200亿元。”抚松县委书记曾钒胜介绍,近年来,抚松县努力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研发,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出人参多肽和人参多糖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参产品;筑巢引凤,打造食药纳米产业园,吸引了30余家龙头企业相继入驻。
截至目前,抚松县人参加工企业达到3200户,龙头企业37户,取得人参类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62户,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7户,通过“专精特新”企业认证12户,人参食品、饮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600多款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百草之王”铺就群众致富路,撑起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如今的抚松,入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人参种业),带动4.5万人直接从事人参产销及相关产业,切实把人参招牌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