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弟子”走进“古廊桥天然博物馆” 看传统技艺从濒危到复兴

2024-12-22 20:19来源:中国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欧亚国际客服电话(认证)百度信誉V-6493007。浏览:6493007次,点评:100次 好评(100%) 中评(0%) 差评(0%) 海南一五星级酒店过冬套餐160元一晚。欧亚国际平台

  中新网12月12日电(杨亚龙) 青山绿水间,漫步于一座座古朴典雅的木拱桥,感受这里承载的历史与生活……日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杜艺龙,以“洋弟子”身份走进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探访这座被誉为“古廊桥天然博物馆”的美丽县城。在这里,“洋弟子”不仅领略了古廊桥的美丽风姿,还深入了解了木拱廊桥的传承与保护。

  沉浸式感受木拱廊桥传统制作技艺 感受非遗背后的智慧与匠心

  “只要用15根筷子,就能搭起一座承重两三斤的木桥,真是太神奇了”。探访过程中,“洋弟子”跟随国家级非遗项目“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胡淼体验了用筷子搭建木桥的游戏。

洋弟子体验用筷子搭建木桥游戏。 傅飞扬摄

  “这项技艺的智慧之处,就是通过简单的榫卯连接,像筷子一样将杉木穿插组合,科学地解决了大跨度无脚桥梁的受力难题”借着趣味十足的游戏,胡淼向“洋弟子”解释“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精妙、高超之处。

  传统技艺从濒危走向复兴 中国在非遗保护上做对了什么

  木拱桥不仅让闽浙居民在多山多水环境中出行更方便,也凝聚着当地民众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串联起人们的集体记忆。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这项一度濒危的技艺,走向复兴。

  杜文龙表示,当地对于木拱桥的保护措施,令他产生了浓厚兴趣,使他看到中国对非遗保护的科学手段,以及中国人对自己文化根源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感。他也希望有更多机会了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故事,感受古老与现代的共存与传承。(完)

【编辑:李润泽】

深圳新闻网:秦楚网十堰新闻头条今日头条新闻中国评论新闻网近期新闻最新国际新闻漳州新闻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央视新闻客户端新闻发布会新闻稿宜昌新闻 新闻背景电视新闻cctv新闻频道国内热点新闻临沂新闻科技新闻中国新闻新华网新闻中国石油新闻中心新闻媒体 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大图晚间新闻上海新闻综合频道直播中国评论新闻滴滴最新消息新闻 温州新闻网百色新闻网哈尔滨新闻网银川新闻网上海新闻  东北新闻网晋江新闻网保险新闻四川新闻浙江新闻网  日照新闻海口新闻广元新闻银川新闻网新闻晨报  普利策新闻奖新闻与传播研究今天刚刚发生的新闻今日新闻最新头条10条新闻播报  河北新闻联播中国石油新闻中心南方新闻网上海新闻综合频道直播娱乐新闻  台湾新闻网新闻公关中国质量新闻网客家新闻网江西新闻  青海新闻新闻发布十堰新闻佛山新闻网浙江新闻网